-
穩增長政策發力,經濟運行暖意漸濃
從用電量到挖掘機銷量,從貨運量到快遞業務量,從貨幣供應量到商務活動指數……近日密集發布的一系列先行指標快速回升,釋放出更多積極信號,業內普遍預計,供需兩端加速回暖,工業、投資、消費復蘇有望提速。穩增長政策正在發力,經濟運行暖意漸濃。5月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62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29%,年內首次實現單月同比正增長;湖南全省全社會用電量為139.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增速比4月加快..
了解詳情 -
緊盯“雙過半” 跑出“加速度”
6月10日,記者來到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項目永興互通段建設現場,只見水穩層攤鋪機、壓路機等大型機械正同步施工,一段30米長的路面,鋪設水穩層只需半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自2月9日復工以來,該項目已累計完成土石方工程99%、橋梁工程97%,路面鋪筑已完成40%。”廣安繞城高速公路公司工程處處長尹勁松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要求各參建單位嚴格按照施工計劃,戰晴天、搶雨天,力爭實現年底通車..
了解詳情 -
夏收時節,小麥、苜蓿喜迎豐收
夏收時節,各地喜迎豐收,我國主產區麥浪滾滾,滿目金黃。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全國冬小麥主產區已機收2.38億畝,麥收進度近七成半,日機收面積是連續14天超1000萬畝。而陜西的10萬畝苜蓿草今年是迎來了頭茬收獲。
了解詳情 -
我國各地喜迎豐收,麥收進度近七成半
夏收時節,各地喜迎豐收。我國主產區麥浪滾滾、滿目金黃。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全國冬小麥主產區已機收2.38億畝,麥收進度近七成半,日機收面積連續14天超1000萬畝。而陜西的10萬畝苜蓿草今年迎來頭茬收獲。
了解詳情 -
精致蘭州“繡”出來
“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了解詳情 -
賦能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智慧農業被視為繼植物育種和遺傳學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農業新技術革命,將徹底改變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使農業進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階段。智慧農業是數字技術科技創新的新場景,科技創新與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會催生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也會引發數字技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創新。
了解詳情 -
夏收過半,網友點贊
從南向北,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夏收均已開鐮,收割機正馳騁田間。面對暖冬、新冠肺炎疫情、病蟲害等一系列風險挑戰,各地通過超常規助農措施,努力降低疫情等對夏糧生產的影響,取得了積極而明顯的成效。那一粒粒歸倉的收獲,是對耕耘的回報,更是中國應對挑戰開啟新局的底氣。
了解詳情 -
黑土地上興起保護性耕作
眼下在東北黑土地上,不少農田開始泛綠,玉米苗破土而出。在東北鄉村,很多農家院子里停放著免耕播種機。隨著農民土地保護意識的增強,如今保護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興起,免耕播種機成了眾多農民的耕作“利器”,農民對今年糧食豐產也更有底氣。在梨樹縣梨樹鎮高家村,農田里覆蓋著玉米秸稈,玉米苗已從秸稈間鉆出。當地農民秋天將玉米秸稈還田,春天用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
了解詳情 -
生態環境家底全面摸清
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等15個單位和部門聯合于2017—2019年開展了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這次污染源普查,是對全面摸清建設美麗中國生態環境底數的一次重大國情調查,意義非常重大。”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經歷了前期準備、全面普查和總結發布三個階段,對全國有污染排放的358萬多個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
了解詳情 -
江蘇鹽都40多萬畝小麥喜獲豐收,機械助力糧農豐產豐收
在鹽都區秦南鎮關陳村,顆顆飽滿的麥穗翻滾著層層麥浪,收割機馳騁田間,一派忙碌的景象。自鹽都區小麥收割工作從5月底啟動以來,各地搶抓晴好天氣,充分發揮現代農業機械在夏收中的主力軍作用,加快小麥收割進度。同時,為確保夏收工作的順利開展,鹽都區農業部門積極謀劃、統籌協調,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優勢,組織開展農機送檢、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切實保障“三夏”農時農機隊伍拉得出、打得響。
了解詳情 -
葡萄酒產業大有前景
依托特色,因地制宜,就能走出一條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柞水木耳、大同黃花如此,寧夏葡萄酒亦如此。賀蘭山東麓日照充足、灌溉便利,加之黃河流域豐富的礦物質和得天獨厚的水土條件,讓今天的寧夏葡萄酒產區蓬勃發展,與新疆、云南、東北地區、河西走廊等地成為中國葡萄酒業的重要基地,其產品不斷走上老百姓餐桌,走向國際舞臺。
了解詳情 -
陜西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實現豐產豐收
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安全,近年來,陜西渭南市通過家庭農場和土地托管的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今年,當地夏糧有望較常年增產一成以上。
了解詳情